1、俄國農(nóng)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之處是( )。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A。解析:考生要了解和區(qū)分選項中這四個里程碑式的文件?!?787年憲法》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產(chǎn)物;法國大革命中誕生了《人權宣言》和《拿破侖法典》;《權利法案》誕生于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
6、【答案】B。解析:林則徐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侵略的愛國政治家。在此期間,林則徐組織翻譯西文書報,供制定對策、辦理交涉參考。所譯資料,先后輯有《四洲志》、《華事夷言》、《滑達爾各國律例》等,成為中國近代最早介紹外國的文獻。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7、【答案】D。解析:1912年由位于南京的臨時參議院制定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三權分立和責任內(nèi)閣制度。
8、【答案】C。解析: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黨的四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chǎn)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nóng)聯(lián)盟問題。
9、【答案】D。解析:本題不難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四個選項的時間: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28日;第五次反圍剿,1933年9月~1934年10月;長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0、【答案】C。解析:唐朝在中國古代史上是民族融合的高潮,唐朝政府推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和文化政策。所以本題①②③是正確的。應選C項。
11、【答案】C。解析:士族制度在魏晉時期興盛,到唐朝已經(jīng)成了社會進步的障礙,武周時期武則天采取措施抑制士族,這種阻礙社會發(fā)展的腐朽制度徹底衰敗。武則天的這項舉措順應歷史潮流,形成了重大的社會變革。
12、【答案】C。
13、【答案】B。解析: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zhàn),清朝北洋水師大敗,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臺灣、澎湖及附近島嶼割讓給日本。 |
■ 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wǎng)站
其它
2011國考常識判斷熱點之歷史篇練習題
http://3269787.com 2010-10-25 來源:浙江公務員網(wǎng)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