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地產市場的土地轉讓是指:
A.土地所有權的轉讓 B.土地使用權的轉讓 C.土地占有權的轉讓 D.土地收益權的轉讓
2.我國現行分稅制把稅種分為:
A.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稅 B.中央稅、共享稅和地方稅
C.增殖稅、營業(yè)稅和消費稅 D.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3.社會主義金融市場的基礎是:
A.資金市場 B.證券市場 C.外匯市場 D.期貨市場
4.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居支配地位的是:
A.個人業(yè)主制企業(yè) B.合伙制企業(yè) C.合作制企業(yè) D.公司(法人)制企業(yè)
5.國有資產管理的原則有:
A.國有資產分級所有 B.政府的社會經濟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所有者
C.國有資產集中由中央政府統(tǒng)一經營 D.國有資產分散由各級政府經營
6.區(qū)分不變和可變資本的依據是:
A.資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實物形式 B.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價值增殖過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資本各部分價值轉移的方式不同 D.資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7.考察資本周轉,重點在于分析()
A.資本周轉的速度及其對剩余價值產生的影響 B.資本運動的連續(xù)性
C.資本循環(huán)所經歷的階段和資本形式的變化 D.資本運動的間斷性
8.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的目的分別是:
A.自給自足;社會分工 B.自給自足;商品交換
C.擴大生產;滿足他人需要 D.社會分工;專業(yè)化
9.資本積累和資本集中的區(qū)別在于資本積累的結果會使()
A.社會資本總額增大 B.個別資本規(guī)模擴大C.剩余價值數量增加 D.資本有機構成提高
10.通過組織股份公司擴大個別資本生產規(guī)模的方式稱為:
A.資本積聚 B.資本原始積累C.資本集中 D.資本壟斷
11.( )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
A.國有企業(yè) B.民營企業(yè) C.合資企業(yè) D.私營企業(yè)
12.( )是市場體制的三大支柱。
A.生產資料市場、勞動力市場、消費品市場 B.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
C.商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技術信息市場 D.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
13.考察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
A.剩余價值如何再生產問題 B.剩余價值如何分配的問題
C.擴大再生產的實現形式問題 D.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
14.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來自
A.物物交換 B.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 C.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D.固定資本更新
15.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要實現十五大確定的目標,必須要解決好的兩大課題是:
A.國有大中型企業(yè)的改革和調整完善所有制結構
B.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fā)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和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
C.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保持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6.資本的價值構成是指()
A.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 B.機器設備和原材料之間的比例
C.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之間的比例 D.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
17.按照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是( )
A.到建黨100周年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000美元
B. 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基本實現工業(yè)化
C. 2020年,GDP是2000年的四倍
D. 205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2020年再翻一番,基本實現現代化
18.十六大報告指出,發(fā)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B.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C.保證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D.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19.因為變質而賣不出去的商品有沒有價值,下列看法你認為哪個是正確的?( )。
A.有價值,因為這些商品同樣凝結了人類的一般勞動
B.沒有價值,因為商品賣不出去,意味著生產商品的勞動沒有得到社會承認
C.有價值,只不過這些商品的價值沒有得到實現 D.沒有價值,但仍然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20.復雜勞動被當作簡單勞動的倍加,是因為( )。
A.從事簡單勞動不需要專門的學習和訓練 B.從事復雜勞動需要專門的學習和訓練
C.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 D.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有差別
參考答案
1-5 BBADB 6-10 BABAC 11-15 ABDBC 16-20 D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