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站
網站地圖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主頁  >> 行測資料  >> 其它   
其它
2013年政法干警行測6招輕松搞定語病辨析題
http://3269787.com       2013-08-01      來源:浙江公務員考試網
【字體: 】              

  在政法干警考試行測語病辨析題目中,很多考生反映,找不出來。所謂病句,實際上就是有毛病的句子。這“毛病”是指違反了語法結構規(guī)律或客觀事理邏輯。如何高速、準確的找出語病,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3269787.com/)教大家6招。

 


  一、成分殘缺


  成分殘缺是因缺少應有的成分造成句子結構不完整、表意不明確的一種語病。

 


  【例】 我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fā)地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解析】謂語殘缺。本句缺少謂語,刪去“為”,或者在最后加上“而奮斗”。


  二、成分贅余


  成分贅余,實際上就是句子中出現了重復表達的內容。常見的容易出現贅余的情形有:詞語隱含義與已提供的語境義重復、虛詞多余等。


  【例】 只有把想法付諸于行動,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我們的目標。


  解析:“諸”已含有“之于”的意思,其后不能再接“于”,可將“于”刪去。


  三、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是把兩種不同的句法結構混雜在一起,造成結構混亂、語義不清的語法錯誤。


  【例】 教師心態(tài)浮躁的背后,是整體學術氛圍不純的表現。


  【解析】“背后是……”與“是……表現”兩種句式雜糅,可去掉“的表現”。


  四、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是比較常見的語病,主要出現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主賓之間、修飾成分與中心詞之間等。

 


  【例】 漢末之王充思想,是批評陰陽五行、天人感應及是古非今思想的代表人物。


  【解析】主賓搭配不當。本句的主語是“王充思想”,賓語是“代表人物”,“王充思想是代表人物”明顯搭配不當。


  五、歧義


  歧義是指一個句子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解釋的現象。

 


  【例】 “有償新聞”應當受到批評,這是極其錯誤的。


  【解析】指代不明導致歧義?!斑@”可以指“有償新聞”,也可以指“有償新聞受到批評”。


  六、不合邏輯


  不合邏輯主要考查的是對事理邏輯的分析能力。

 


  【例】 在那個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


  【解析】主客倒置。主體應該是“我”,可改為“我與報紙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

 

  行測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可參看2014年公務員考試技巧手冊。



?
互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