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wǎng)站
網(wǎng)站地圖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主頁  >> 綜合基礎知識  >> 其它   
其它
綜合基礎知識精選練習題(45)
http://3269787.com       2012-05-18      來源: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ǎng)
【字體: 】              

  1.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的最主要區(qū)別是(    )。


  A.哲學是一門抽象的理性學說,具體科學是具體化感性學說


  B.哲學研究世界發(fā)展最一般規(guī)律,具體科學研究世界單一領域或方面的規(guī)律


  C.哲學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具體科學沒有國界,是超階級的學說


  D.哲學思想源于理論斗爭,具體科學研究源于實踐需要


  2.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指出:矛盾問題的精髓是(    )。


  A.矛盾論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3.在工作中防止“過”或“不及”的關鍵在于(    )。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認識事物的量


  C.確定事物的質 D.把握事物的度


  4. 義利之辯是我國古代倫理學上爭論激烈的一個問題,爭論的實質是把什么作為判斷事物價值的標準,下列主張以“利”作為判斷事物價值標準的是(    )。


  A.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B.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C.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 中國共產(chǎn)黨同其他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qū)別是(    )。


  A. 發(fā)展生產(chǎn)力 B. 消滅剝削 C. 有無群眾觀點 D. 消除腐敗


  6.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一個是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边@實際上指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共同主題是(    )。


  A. 通過武裝斗爭取得無產(chǎn)階級領導權 B. 通過改革探索中國現(xiàn)代化道路


  C. 通過民族奮斗探索國家的根本出路 D. 通過開放探索有中國特色道路


  7. 毛澤東思想成熟是在(    )。


  A. 黨成立初期和國民革命時期 B. 土地革命戰(zhàn)爭前中期


  C. 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和抗戰(zhàn)時期 D. 建國以后


  8. 1964 年,周恩來總理代表黨和政府提出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奮斗目標是在(    )。


  A. 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 B. 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


  C. 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 D. 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


  9.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是(    )。


  A.發(fā)展 B.以人為本


  C.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 D.統(tǒng)籌兼顧


  10. “三個代表”這一科學理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fā)展道路、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戰(zhàn)略、根本任務、發(fā)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zhàn)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上取得了豐碩成果,用一系列緊密聯(lián)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    )。


  A.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 什么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C. 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 怎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ǎng)<http://3269787.com/>)參考答案


  1.【答案】B。解析: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qū)別在于:(1)對象不同:具體科學以某一領域作為自己的對象,哲學以整體的世界作為對象,這是二者之間最主要的區(qū)別;(2)方式不同:具體科學以實證知識的方式來進行,哲學則是以對這些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再思考的方式進行;(3)一般與個別的區(qū)別,哲學是一般的方法論,具有普遍意義,而具體科學則是個別的特殊的方法。


  2.【答案】C。解析:“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拋棄了辯證法?!泵珴蓶|在《矛盾論》中的這一著名論斷,是我們認識和理解矛盾問題的指導性線索。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選項。


  3.【答案】D。解析:把握度這一范疇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度是判斷事物是質變還是量變的根本標準。事物在度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范圍的變化,就屬于質變。其次,度又是實際工作中“適度原則”方法的理論依據(jù),通常所說的“過猶不及”,“過”與“不及”的問題,就屬于沒有正確把握度的問題。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選項。


  4.【答案】B。解析:“義利之辯”是中國哲學史上關于道義和功利相互關系的爭論。A、C、D三項都是以“義”作為判斷事物價值的標準。B項則以“利”作為判斷事物價值的標準。


  5.【答案】C。解析: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qū)別?!薄鞍耸陙砦覀凕h進行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币虼?,C項為正確選項。


  6.【答案】C。解析:黨的十五大歸納的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任務實際上都涉及到中國根本出路的問題,第一個任務解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的根本出路;第二個歷史任務解決了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中國現(xiàn)代化的根本出路。


  7.【答案】C。解析: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澤東思想得到系統(tǒng)總結和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1945年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被確定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


  8.【答案】A。


  9.【答案】C。解析: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fā)展觀基本要求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茖W發(fā)展觀所倡導的發(fā)展,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即又好又快的發(fā)展,而不是片面的發(fā)展、不計代價的發(fā)展、竭澤而漁式的發(fā)展。


  10.【答案】C。解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什么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已經(jīng)回答的問題。怎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黨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逐步解決的問題。



?
互動消息